《中论》 东汉徐幹著。《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引魏文帝《与吴质书》中说徐幹“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著《中论》二十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徐氏中论》六卷。现存本为上下两卷,二十篇,可能为宋人所并。其中《治学篇》反对“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的论断,开以后玄学中“微言大义”之先声。其中《校辩》、《考伪》、《贵验》等篇,论述了名实辩言的思想,提出“事莫贵乎有验”。《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列为子部儒家类。有《小万卷楼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及《四部丛刊》影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