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柳亭 Владимир Павлович Милютин1884—1937 苏联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1903年参加革命运动。1910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27年任共产主义科学院副主席。1925—1934年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在哲学上,指出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的特点是:(1)主观主义,否定客观实在和客观真理;(2)实用主义,把“集体意见”作为真理标准;(3)烦琐性,用矫揉造作的“普遍”公式和语言学的结构偷换对现实联系和过程的研究;(4)向宗教投降。在苏联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哲学争论中,反对“机械论派”和“德波林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正,主张认真研究列宁理论遗产,强调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联系。在对共产主义形态发展规律的分析中,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经历着自己的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强调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之后,才能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伦理观上反对斯宾塞的道德理论,批判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并阐明唯物主义的一些道德原理。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伦理学》(1909)、《苏联经济发展史(1917—1927)》(1929)、《苏联文化建设的成就》(193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