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符号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符号论     theory of symbols

亦称“感觉符号论”。认识论领域中的一种带有不可知主义成分的理论。认为人的感觉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或模写,而是人们随意创造出来的记号、符号。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概念、观念等是否反映客观现实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要代表者是德国的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他认为:“我曾把感觉叫做外部现象的符号,并且我否认感觉和它们所代表的物之间有任何相似之处。”(《生理光学手册》)“我们关于物的表象,只能是客体的符号和天然标志。”(同上)并认为:“我们的感觉正是外部原因在我们的器官上所引起的作用。至于这种作用怎样表现出来,那当然主要取决于感受这种作用的器官的性质。由于我们感觉的质把引起这种感觉的外部影响的特性告知我们,所以感觉可以看作是外部影响的记号,但不能看作是它的模写。因为模写必须同被模写的对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而记号却不需要同它所代表的东西有任何相似之处。”(《知觉的事实》)对此,列宁批驳说:“模写决不会和原型完全相同,但模写是一回事,符号、记号是另一回事。模写一定是而且必然是以‘被模写’的东西的客观实在性为前提的。‘记号’、符号、象形文字是一些带有完全不必要的不可知论成分的概念。”(《列宁全集》第18卷第246页)符号论夸大了感觉神经在感觉形成中的生理作用,否认感觉内容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对于赫尔姆霍茨的符号论观点,哲学史上有两种性质不同因而方向相反的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者阿·劳认为,它对感性有些不信任,“即对我们的感官的提示不信任”(转引自同上书第246页),是不彻底的背弃了唯物论。唯心主义者克列尔则认为符号论不是唯物主义不足,而是唯物主义太多。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