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犹太哲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犹太哲学     Jewish philosophy

产生于希腊化时期前后专门论证犹太教教义的宗教神学化的哲学体系。它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与犹太教密切相关。犹太教于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囚虏”时期基本形成,前538年犹太“囚虏”返国建立神权政体,最终成为犹太人唯一的宗教。其特征是信仰绝对的独一无二的神——上帝,认为上帝能在人中显现其自身,人类要对自己行为的善恶功过负责,只有正义和行善才能得救,正义和善必胜。犹太教崇拜的核心是旧约圣经开首5卷(又称摩西5经或律法书),其内容是前9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初由数种资料混合编纂而成。最早的犹太哲学家是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他用柏拉图主义、新斯多亚主义解释犹太教经典,提出了否定神学,认为上帝是纯存在,是超验的,故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认为通过迷狂和出神,个人能与上帝沟通、接触,并学习如何把自己从罪恶中解脱出来。认为上帝和世界是通过神秘的逻各斯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逻各斯把可以理解的理念作为原型创造了世界。他的学说对《新约》、基督教及其神学、新柏拉图主义有深远影响。犹太哲学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心转到了西班牙,主要关注宗教信仰和理性知识的和谐一致问题。萨迪阿(Sa‘adia ben Joseph,882—942)把《圣经》译成阿拉伯文,编写了最早的希伯来辞典,他反对把摩西五经作为犹太教的唯一权威,强调理性,主张用理性来证明启示真理,认为哲学和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巴黑亚(Bahya ben Joseph,11世纪)提出理性神学以调和犹太宗教和科学知识。主张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自然的设计显示上帝存在并且是一。说上帝存在,因为非存在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个存在的事物;说上帝是一,因为创造工作要求上帝是一。认为人的伦理道德是建筑在对上帝感恩和热爱的基础上的。阿维塞布朗倾向于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宇宙中任何事物,即使是精神实体也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质料是潜能,不是个体化原则,形式指个别的精神实体,才是个体化原则。每个个别事物中可有许多个实体形式存在。世界来自上帝的一系列流溢,上帝是人所不能认识和理解的,人类生活的目的是通过知识和宗教战胜肉体的各种要求,从而得到拯救。中世纪最主要的犹太哲学家是迈蒙尼德,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解释,反对当时不断滋长的犹太神秘主义。接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认为哲学和科学真理与宗教信仰是相容的,应为宗教信仰留下余地。继承了斐洛的否定神学,认为上帝和世界根本不同,故我们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和特点的描述对上帝都是不适用的,“上帝究竟是什么”是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但上帝存在着,并用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宇宙第一因和绝对必然的存在等进行论证。认为上帝是一、是纯存在,他通过流溢创造了世界,故物质不是永恒的,认为通过人的能动理智的活动,人能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对上帝的知识才是最高知识,故人所追求的不是个人幸福和财产,也不是肉体完善和道德卓越,而是关于上帝的思辨知识,真理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圣经。在迈蒙尼德生前、特别是死后犹太神秘主义有很大发展,突出的是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发展为反对理性和逻辑,强调通过犹太神秘哲学的实践达到完美和自我洁身。这种争论导致了两次对立的地方性宗教会议,即巴塞罗那和蒙彼利埃会议,前者反对迈蒙尼德,支持犹太神秘主义,后者正相反,故两派争论仍继续着。莱维(Levi ben Gershon,1288—1344)作为迈蒙尼德的继承者,进一步把犹太哲学亚里士多德化,更强调理性原则。反神秘主义的代表克雷斯卡斯(Hasdai ben Abralam Crescas,1340—1410)则强调理性无能、启示必要,反对把犹太教建立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这种对立一直继续到17世纪,并扩展到欧亚两洲的犹太社会中,随着资产阶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犹太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如尤利尔(Uriel da Casta,1585—1647)提出了自然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犹太教应随着神殿的毁坏而结束。同时也出现了犹太教的改革运动,如门德尔松主张犹太教要顺应社会发展,实行思想自由,容忍各种意见,重视理性和科学,修改犹太教的礼仪,对圣经和不成文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18—19世纪神秘主义在犹太文化中有所发展,在20世纪产生了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如布伯等,这种哲学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和宗教存在主义有直接影响。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22: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