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 1564—1630 明科学家。字振之,又字我存。浙江杭州人。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少卿、修历等职。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并加入天主教。介绍西方天文学、几何学、物理学、逻辑学等。并主张“会通中西”。出任福建乡试副考官时,随带一架西洋天文简平仪,虽“往返万里,测验无爽”,仍据中国传统科学不断补充完善之,“间亦出其鄙陋,会通一二,以尊中历。”重视数学在“六艺”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小则米盐凌杂,大至画野经天”,都需数学。注力于西方数学演绎系统与中国古算学的比较研究,认为西方逻辑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套完整的推理系统,由局部可推至全体,由简单可推至复杂:“借平面以推立圆,设角形以证浑体。探原循委,辨解九连之环;举一该三,光映万川之月”(《圜容较义序》)。也可由细微推出宏大,由具体推论抽象:“即细物可推大物”,“即物物可推不物之物”。晚年归家乡,与波兰籍传教士傅汎际合译《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即《名理探》),为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逻辑学著作。另译有《浑盖通宪图说》、《圜容较义》、《同文算指》、《乾坤体义》、《寰有诠》等。并编纂《天学初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