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认知失调论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亦称“认知不和谐论”。它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态度和认知研究范畴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理论是由费斯廷格(Festinger,L.)在1957年提出来的。他以认知元素为基本单位(认知元素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识、意见及信念),将两个单位间的关系区分为协调(和谐)、不协调(不和谐)和不相关三种。简言之,认知不和谐(不协调)就是指两种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导致出的紧张心理状态,产生动机冲突。这种不和谐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1)认知对个体的重要性程度。(2)与某一不平衡的特殊问题有关的认知与总认知所占的比例。费斯廷格假定, 当认知间的不和谐程度增加时,个人所感受到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心理压力也就愈来愈大。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必然导致人格失常与离轨行为。导致认知不和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认知体系的成分,即客观存在与主体认识是否相一致;二是思维逻辑是否正确。改变这种认知不和谐的途径和方法有:(1)增加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致成分。(2)改变不和谐成分使之相互之间不再出现矛盾,或是减少这种不和谐成分的重要作用。(3)纠正两个对立认知的不协调的逻辑判断。以扎琼斯(Zajonce)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理论又作出了新的贡献。认知不和谐理论,受到心理学界的欢迎,并激励着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3: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