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性后形式运算relativistic postformal operation
辛诺特(Sinnot)于1984年提出。作为认知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以与通常的后形式运算(post-formal operation)相区别。她指出这个概念来源于物理学中“现实是认识主体的创造”的思想,即强调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主观性在理解现实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她的相对性思维中,有两个相关的认识论假设:一是知识的主体性。客体知识不可能与个体的主观解释分离。例如,当人们试图去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时,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方式将影响着人际关系的性质;二是理解同一现象时,存在着几种都正确或有效的方法。随着主体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所获得的知识也不一样。尽管不同研究者,对后形式运算思维或思维发展的第5个阶段的特征作了不同的描述,但这些特征也有一致的地方。克雷马尔(Kremer,1989)对有关后形式运算的文献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型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对认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辨证的整体内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