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索尔·罗森茨维格,马克·理查德·罗森茨维格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索尔·罗森茨维格,马克·理查德·罗森茨维格】
 


拼译:Saul Rosenzweig,Mark Richard Rosenzweiig
 


【生卒】:1907—,1922—

【介绍】:罗森茨维格 ①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28年、1930年、1932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29-1934年任心理诊所助理研究员。1934-1943年任马萨诸塞州伯斯特国家医院助理研究员。1938-1943年任克拉克大学教授。1943-1948年任美国西部州立精神病研究所首席心理学家。后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还是儿童指导诊断的首席心理学家。参与创办国际“侵犯问题”研究会。在挫折理论、侵犯行为、心理测验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提出培养容忍力的主张。认为对挫折要有容忍力,即个体在受挫折的情境下能承受精神打击而不致人格变态。主张从小注意培养容忍力,认为被过于溺爱的孩子缺乏应对挫折的准备。(2)提出挫折-侵犯类型说。认为侵犯是对挫折的反应,提出人受挫折时发生的三种侵犯行为:①外罚性侵犯行为,其方向指向环境中引起挫折的物体;②内罚性侵犯行为,个体将侵犯指向自身;③无罚性侵犯行为,即回避行为,表现出弗洛伊德提及的压抑的形式。(3)编制投射测验。制定儿童和成人的投射测验,用以测量挫折性侵犯的程度和类型。测验由一系列类似卡通的图画组成,描述挫折情境中的两个角色。一个角色正在谈论或注意挫折的情境,参加测验的被试应就第二个角色写出自己对该情境的反应。课题记分与其挫折-侵犯理论一致。著有《人格的观察和研究》(1948)、《心理学方法》(1952)、《心理诊断》(1949)、《从历史观点看心理学》(1959)、《图片与挫折研究》(1960)等。②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1943年于罗切斯特大学获学士学位,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进行两年博士后研究。1951年起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60年任心理学教授。1973-1974年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1980-1984年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美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为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8-1992年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主要研究学习和记忆的大脑机制,证明动物的学习和训练能使动物行为发生变化,也造成脑化学和脑解剖的变化。运用动物实验研究人的学习过程的大脑活动和脑化学结构,发现脑的总重量、皮层厚度、胶质细胞数、皮层细胞体和细胞核的大小,以及大脑细胞建立相互联系的数量等,均随环境刺激量的增减而增减。认为在丰富的环境中生活会使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和解剖结构等发生积极的改变。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动态的,在人的一生中会不断改变。理论上主张人的行为由遗传、环境、生理与形态水平三种因素决定。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著有《心理学:导论》(主编,1973)、《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与E.L.本诺特合著,1976)、《生理心理学》(与赖曼合著,1982,1989)、《国际心理科学——进展、问题与展望》(1992,中译本由焦书兰、陈永明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出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册,2000,2002,中译本由张厚粲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4: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