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格论theory of“culture andpersonality”
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一种基本理论。它是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合流的结果。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书和荣格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理论对文化与人格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此理论主张重视人与文化的关系,应研究文化如何熏陶人,使人成为社会人。它强调文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个人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了这种文化,形成具有本民族文化特性的民族性格。1920年至1930年间,这学派,主要反驳把人的成长看成与文化无关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成熟”的观点,主要研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1937年后,从相反的角度研究个人的心理结构怎样反映在文化上,而把各种文化看成放大了的人格。以后,又引进了心理学中的人格测验和心理统计方法以及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终于导致了心理人类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