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佛教的领悟沉思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佛教的领悟沉思

佛教的领悟沉思buddhist insightmeditation

基于2500余年的佛教传统而形成的一套对佛教徒实施精神训练的方法。领悟性沉思是佛教徒精神培养的核心,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佛教徒达到精神专一和“非反应性的”觉知境界。这种训练先从学习注意自己的自然呼吸过程开始,待达到能持续数小时保持心情宁静、不分心后,再系统地训练对精神活动或身体经验的非判别式的觉知,做到对这些经验既不压抑、又不表达。这种非判别式的觉知使佛教徒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整合,随着训练的进行,这种解脱与整合就可灌输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中。佛教心理学将人的经验分成三个方面:经验的客体(如声、光和气味)、随时变动着的意识和中介的精神因素。后者又分为中性(如知觉、识别、意志和注意)、不熟练性(如贪婪、仇恨、恐惧、怀疑、烦恼和不安)和熟练性(如爱、智慧、宽大、自信与安宁)三类因素。不熟练性因素是造成人痛苦与不满的根源,佛教徒的精神训练就是要通过重复熟练的精神属性以自然地抑制不熟练的属性。开头的注意力集中训练会使受训者心境平和、减少不安和激动;之后所做的非判别式的觉知训练有助于减少不熟练因素,促进熟练性因素的出现。最后随着熟练性因素的发展,一个人的心灵就足以摆脱某些不熟练状态,抛弃一切名利而进入宁静的境界。此时,一个人就变得明智、无所畏惧、自知、富于同情、理解和平和。现在这一套训练方法已不限于佛教系统内,它已被成功地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如神经症、某些行为问题和心身症。此外,这一训练对于深化领悟和满足正常成年人的发展需要也很有价值。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