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犯罪心理学 |
类别 | 心理学 |
释义 | 【犯罪心理学】 拼译:criminal psychology,The Psychology of Crime,The Psychology of Crime:A Social Science Textbook ①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及其规律的学科。犯罪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中国古代舜、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已有关于犯罪心理的论述。西方关于犯罪心理问题的探讨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1872年出版《犯罪心理学纲要》,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的始祖”。奥地利犯罪学家H.格罗斯1898年出版《犯罪心理学》,运用人格理论研究犯罪心理。约20世纪20年代,该学科逐渐从犯罪学中独立出来,并逐步运用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综合研究犯罪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与犯罪对策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供述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等学科应运而生,各种学术流派亦相继产生。该学科以犯罪人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亦涉及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旨在探索初犯者的发展演化过程和重新犯罪的机制,做好犯罪预防。研究课题因理论体系不同而有所区别。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广义的犯罪心理学还研究犯罪对策心理学以及对犯罪者的处理、待遇及心理矫正,包括: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犯罪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心理机制;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犯罪心理结构;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犯罪侦查心理;刑事讯问、供述、证言心理;刑事审判心理;罪犯矫正心理;犯罪预测及预防心理等。因犯罪现象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变动性,其研究结论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只能推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发生犯罪行为的概率,而不能将其绝对化。因犯罪行为的违法性和犯罪后果的危害性,该学科的研究较难取得被试的配合,难以使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一般只能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进行归因分析、调查研究和模拟实验等间接性研究。其研究要在可能范围内使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注意运用犯罪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该学科从社会关系和人的身心发展上探讨犯罪问题,是犯罪学和刑事学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且在预防犯罪、揭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制定刑事政策提供心理学依据。②书名。美国犯罪心理学家亚伯拉罕森著。1960年出版。共14章:社会病理学与犯罪,犯罪行为公式,家庭紧张,少年犯罪,身心障碍与犯罪,犯罪人与有情绪障碍的非犯罪人,犯罪人分类,急性犯罪人和慢性犯罪人,性犯罪人,谋杀犯的人格,对犯罪人的精神病学-心理学检查,刑法与精神病学,犯罪人的改造与回归,犯罪预防。作者论述被广泛引用的犯罪定律:C=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