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母亲总帮姐姐不帮我带娃,这问题咋解决呢?
类别 情感咨询
内容

我来自单亲家庭,心里一直挺难受的,母亲明显厚姐薄己。她总帮姐姐带娃,到我这儿就不管不顾。而且母亲觉得我留在家就该赡养她,可对待我和姐姐却不公平,挣的钱大多都给了姐姐,我心里委屈极了。这种厚此薄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们之间的亲情。我特别想改善和母亲的关系,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家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告诉我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呀?

能感受到你此刻心里的委屈和纠结——同样是母亲的孩子,却得不到同等的对待,付出着赡养的责任,却总被忽视和偏心刺痛,这种失衡感确实会让人很难受。其实,很多家庭里的“偏心”背后都藏着复杂的原因,而改善关系的关键,或许在于先理清自己的情绪,再找到适合的方式与母亲相处。

第一步:先接纳自己的“委屈”,别否定自己的感受

你心里的委屈、不公平感是非常真实的,这不是“小心眼”,而是被忽视后的正常反应。母亲的偏心可能源于她的认知局限(比如觉得姐姐更“需要帮助”,或者受传统观念影响更看重某一方),也可能是她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了伤害,但这些都不能否定你的感受。

试着先和自己“对话”:比如写日记,把“妈妈帮姐姐带娃时我有多羡慕”“看到她把钱给姐姐时我有多委屈”这些想法写下来,不用评判对错,只是单纯梳理情绪。当情绪被“看见”,心里的憋闷会先减轻一半。

第二步:试着和母亲“温和地表达感受”,而非“指责对错”

很多时候,长辈的偏心是“无意识”的——她可能觉得“都是自己的孩子,我没有偏啊”。直接指责“你就是偏心姐姐”,很容易让她觉得被否定,反而引发对抗。

可以试试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比如:

  • 不说“你从来不管我,就知道帮姐姐带娃”,而是说“妈妈,每次看到您帮姐姐带孩子,我其实有点羡慕,也会偷偷想‘要是我需要的时候,您也能多看看我就好了’”;
  • 不说“你把钱都给姐姐,根本不在乎我”,而是说“妈妈,我知道姐姐可能需要钱,但我看到您总给她,心里会有点难过,因为我也希望您能偶尔问问我的情况”。

这种表达的核心是“说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她的行为”,能减少母亲的防御心,也让她有机会意识到你的需求。如果一次沟通没用,可以找个她心情平和的时机再提——改变多年的相处模式,需要耐心。

第三步:明确自己的“边界”,区分“赡养责任”和“情感期待”

你提到“母亲觉得留在家就该赡养她”,其实“赡养”和“被公平对待”并不矛盾。赡养是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责任,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忍受不公”来换取母亲的认可。

可以试着和母亲“划清边界”:

  • 比如明确告诉她:“妈,我会尽赡养义务,该给的钱、该照顾的事我不会少,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难处,希望您能理解我也需要被关心,而不是总让我‘让着’姐姐。”
  • 如果她再次明显偏向姐姐(比如让你无底线补贴姐姐),可以温和但坚定地拒绝:“这次我确实帮不上,我自己这边也有开销,您别怪我。”

边界不是“不孝”,而是告诉母亲:我的付出有底线,我的感受也需要被尊重。

第四步:如果沟通无效,试着“降低期待”,先保护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试过多次沟通,母亲依然没有改变,甚至觉得你“不懂事”,或许可以试着调整对“母女关系”的期待——不是所有母亲都能做到绝对公平,有些偏心可能是她一辈子都改不了的。

这时候,不必强迫自己“必须修复到多亲密”,而是保持“有距离的尊重”:

  • 尽到基本的赡养义务(比如定期给钱、生病时照顾),但不必强求自己“必须和她亲近”;
  • 减少因“比较”带来的伤害——比如姐姐有母亲帮忙带娃,你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找朋友、伴侣支持,而不是盯着母亲的态度;
  • 多关注自己的需求:把精力放在工作、自己的小家庭(如果有的话)或兴趣上,当你的生活被“自己的快乐”填满,母亲的偏心对你的影响会慢慢变小。

最后想对你说:你值得被公平对待,也有权为自己的感受“发声”。改善关系的前提,从来不是你单方面妥协,而是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再用适合的方式争取理解。如果过程中觉得撑不住,也可以找信任的亲戚、朋友聊聊,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