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蔡康永曾表态:装一次没事,会过去。但你让一件事情过去三次,你就再也没有兴趣去追究它了。夫妻为什么变得冷淡,因为互相不想再追究了,活着无非如此而已。新西兰的研究团队针对部分离婚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凡是濒临崩溃的婚姻,总有一方是长期以来比较强势的,而另一方是从来不出声默默隐忍型,然而离婚的导火索一旦爆发都是由那个习惯忍受的人提出的。 无论导火索有多小,但是终归那个安静的伴侣会忍无可忍、断绝关系并马上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婚姻里不需要过度的牺牲和忍耐,越是无原则的牺牲和忍耐,往往家庭会越加动荡不安,甚至导致婚姻分崩离析。越是懂得沟通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反而会越得到来自另一半的尊重和宠爱,也越容易拥有一个幸福和美的婚姻。究竟怎样调节隐忍度,才能维持美好的亲密关系呢?1.两人要有“自我披露”的意识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提出一个词叫“自我披露”,意思是进行适度的或充分的自我披露,往往可以博取他人的好感,并促使对方进行自我披露。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披露可以创造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条件,这一点对于男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男性较少向他人表露自己内心中的隐秘世界,他们更喜欢用沉默来代替沟通。但沉默可能会被当成冷暴力,使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2 不做那个长期默默容忍的弱者在亲密关系中,对于那个习惯于长期默默隐忍的弱势一方来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反而会让对方养成欺负你的习惯。即便你的容忍能换来短期的表面“和谐”,也只不过是给你的婚姻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罢了。而引爆,可能只需要一次平常的“开小差”。3 不做那个长期强势的一方婚姻中,那些一直占据强势地位的一方,会在婚姻中形成一种固定模式,逐渐想要给自己增长更大的“权利”,而且容易越来越具有进攻性:稍微不合对方心意,就会立马生气,动不动就嘴上开炮;每次都是 Ta 的不对,必须向我认错;动不动就提离婚……婚姻不是供你无限宣泄心中的愤恨和埋怨的场所,而是两个人同心协力共同经营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