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婚姻就像大海,可以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拥有包容之心,风雨同舟。但是对于某些人而言,却把自己淹没在海中,不能自我。今天给大家分享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一些女人想法非常天真,以为结婚证的功能就像拥有“免死金牌”一样,让自己噬无忌惮。免死金牌最起码是一块金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拿来换钱,结婚证它本身一点价值都没有,只不过一份合同,让生活中的两个陌生人得到相应的保障,对于不会维护自己权益的人来说,结婚证连这个最起码的功能都没有。既然是合同,我们就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只有明确自己角色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让合同继续下去。 婚姻合同那么最重要的角色有老公与老婆。老公的角色是应该疼爱自己的老婆,让自己的老婆免受外界的欺负,当外界攻击自己老婆时,因为奋力拼搏,没有攻击时尽量预防未来的攻击。老婆的角色是让自己的老公没有后顾之忧来为这个家拼搏,珍惜老公的付出,给老公身体与心灵带来轻松感,愉悦感,给老公补充身体营养与心理营养,才有资本与力量继续奋斗。当有了孩子,夫妻双方都会为了孩子付出,会把本该自己享受的美好分享一部分给孩子,这个时候孩子成为婚姻的第二个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的父母也渐渐老了,有需要将自己一部分美好的分享给各自的父母,这将是婚姻的第三个目标。这些美好的东西分别是时间,金钱与关爱。没有父母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没有孩子就没有未来的世界,因此,两者都不可欠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办法做到,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事件,形成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认知会导致自己会做出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婚姻的应对模式。从小被忽视的人他特别渴望被爱,渴望被关注,从小被溺爱的人不懂珍惜他人的付出,会通过巧妙的方法欺压对方,对方付出再多也觉得理所应当。父母人格特性也会内化在孩子心理,比如说吝啬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同样也是吝啬的。也许有时候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慷慨大方,但是在达到目标后会加倍向对方索取。这些都是由成长环境所造成的,因此,在恋爱时一定要去思考一下其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表现出来的,便是真实他。那些没有办法做好自己角色的人,都是由于原生家庭导致,在这个时候不要去一味责怪他人,而自我内省,找专业人士探索自我。一个47岁的来访者,她已经离婚三次了,每次都是因为老公对她家暴。家暴确实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她不得不离婚,但是三任老公都对她家暴,确实是有一点匪夷所思。刚开始她认为是自己命太惨了,后来发现她有一个喜欢家暴的父亲,她很讨厌她的父亲,认同她的母亲,在不知不觉中她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每次发生矛盾她都会刺激对方,直到对方忍无可忍,对她动粗,然后她便觉得所有的男人都像她父亲一样残忍,认为自己就像她妈妈一样悲惨。她痛恨父亲,鄙视母亲,也厌恶自己。她觉得自己糟糕透了,觉得命运对她不公,陷入抑郁状态中,在咨询中才找到原因,但是由于病情耽搁时间长,因此,也需要花挺长时间来治疗,慢慢做出那段痛苦的时光,重塑一个新的自我,一个新的应对模式。当你在婚姻中扮演母亲的角色时,到底是自己的原因所致还是伴侣的原因所致,如果不想成为这个角色,你又会为此做哪些努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