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枕上中的“愁”是什么之愁,“数寒星”透露出作者的什么的...
1、孤独之愁:李煜是南唐的末代皇帝,他被俘虏后,被软禁在北宋都城汴京的一座府邸中。他的身份和地位的巨大落差,使他感到极度的孤独和无助。 2、上阕:惜别之愁,成“堆”如江海波浪,思念、愁苦、寂寞以致于失眠而倍觉夜长,无奈独数寒星。(静—动,孤寂)下阕:点出愁闷失眠的原因(思念),再西望残月而情更重,情景交融中率直地表达“抛泪”之情。 3、这首词写于1921年(有争议),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起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愁苦之多,“江海翻波浪”,形象的比喻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愁绪。 4、词的上阕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堆来”,极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辗转反侧之态:“愁何状”?犹如“江海翻波浪”。这与李煜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有相同意境。 
虞美人枕上译文诗人表达的情感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翻译:我躺在枕上,成堆而来的愁闷让我愁成了什么样子?离别的愁绪,就像江海里翻涌的波浪一样难以平静。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虞美人枕上译文及注释如下:我躺在枕上,成堆而来的愁闷让我愁成了什么样子?离别的愁绪,就像江海里翻涌的波浪一样难以平静。 虞美人·枕上的介绍
1、《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的词作。这首词写于1921年(有争议),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 2、有,他写于1921年的《虞美人·枕上》和写于1923年的《贺新郎·别友》即是婉约风格的词。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3、创作背景:两篇词作都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关。《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在1921年创作的,反映了他的愁绪和思念。《沁园春长沙》是在1925年创作的,描述了毛泽东在长沙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革命的热情。 4、虞美人枕上是一种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用来形容美丽而危险的女性。虞美人枕上象征着女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但也带有危险和迷惑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