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广韵】遇俱切【集韵】【韵会】元俱切,并音虞。【说文】陬也。【玉篇】角也。【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诗·邶风】俟我于城隅。【礼·曲礼】抠衣趋隅。【注】趋隅,升席也
又【檀弓】童子隅坐而执烛。【注】隅坐,不与成人并。【论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又【玉篇】廉也。【诗·大雅】抑抑威仪,维德之隅。【礼·儒行】砥厉廉隅。
又海隅,十薮之一。【尔雅·释地】齐有海隅。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注】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
又山名。【鲁语】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注】封山,隅山,在今吴郡永安县。【说文】作嵎。
又叶语口切,音偶。【诗·唐风】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刍叶侧九反,逅叶很口反。
又叶呼侯反,音齁。【扬雄·反离骚】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阳侯。 【篇海】同隅。
〔【诗·邶风】俟我乎城隅。〕 谨照原文乎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