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字部】
【唐韵】【正韵】慈庾切【集韵】【韵会】在庾切,并徐上声。【说文】会也。【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于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于众心之所聚。【注】聚谓所同归凑也。
又【玉篇】敛也。【礼·乐记】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周礼·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疏】聚是县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又居也,邑落也。【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注】聚谓村落也
又【秦本纪】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注】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聚。【前汉·平帝纪】乡曰庠,聚曰序。【注】张晏曰:聚,邑落名也。师古曰:聚,小于乡。
又积也。【礼·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
又【管子·正篇】会民所聚曰道。【注】聚谓众所宜。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六材既聚,巧者和之。【注】聚,具也。
又【左传·庄二十五年】城聚。【注】晋邑。
又【唐韵】才句切【集韵】从遇切【正韵】族遇切,并音埾。义同。
又音娵。【史记·历书】月名毕聚。日得甲子。索隐读。
又与骤同。【周礼·天官·兽医注】趋聚之节。【释文】聚,本一作骤。
又【韵补】叶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赋】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礼·月令】孟冬之月,命司徒循行积聚。〕 谨照原文司徒改有司。〔【班固·西都赋】毛群肉阗,飞羽上覆。〕 谨照原文肉阗改内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