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康熙字典》 【未集中】【老字部】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正韵】渠宜切,并音祁。【说文】老也。【尔雅·释诂】耆,长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疏】耆,至也,至老之境也。【释名】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又【周语】耆艾修之。【注】耆艾,师傅也。
又【左传·昭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注】耆,强也。
又官名。【周礼·秋官】伊耆氏。【注】伊耆,古王者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齿杖,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与。今姓有伊耆氏。
又国名。【史记·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注】即黎国也。
又【史记·匈奴传】匈奴谓贤曰屠耆。
又【前汉·扬雄传】兖𮣴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注】瘢耆,马脊创瘢处也。
又【集韵】轸视切,音旨。致也。通作砥。【诗·周颂】耆定尔功。【传】耆,致也。【左传·宣十二年】耆,昧也。【注】耆,致也。致讨于昧。
又【集韵】时利切,音视。嗜亦作耆。【礼·月令】节耆欲定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