黽 《说文解字注》
蛙黾也。 周礼蝈氏。掌去蛙黾。郑司农云。蝈、虾蟆也。月令曰。蝼蝈鸣。蛙黾、虾蟆属。书或为掌去虾蟆。玄谓蝈、今御所食蛙也。齐鲁之间谓蛙为蝈。黾、耿黾也。蝈与耿黾尢怒鸣。为?人耳。故去之。按蛙即蛙字。依大郑说则蛙黾二字为一物。依后郑说则蛙即蝈、为一物。黾乃耿黾、为一物。依许黾下曰蛙黾也。似同大郑说。然有当辩者。许果合二字为一物。则黾篆下当云蛙黾、虾蟆也。蛙下云蛙黾也。乃合全书之例。而虾蟆篆居虫部。此则单举蛙篆。释曰虾蟆。黾篆下则曰蛙黾也。是许意蛙黾为一物。蛙为一物。凡两字为名一字与他物同者、不可与他物牵混。知蛙黾非蛙也。许之蛙黾即郑之耿黾。蛙古音圭。与耿双声。故得为一字。絫𫍞曰蛙黾、耿黾。单𫍞曰黾。尔雅。蛙𫜟、蟾蠩。在水者黾。是则詹诸之类。而以在水中为别也。许郑之单言蛙。即本草所谓蛙一名长股。陶云俗名土鸭。南人名蛤子善鸣者。寇宗奭曰。其色青。腹细。后脚长。善跃。大其声曰蛙。小其声曰蛤。此蛙与蛙黾之别。皆在水中而善鸣。故周礼设官去之。黾之叚借为黾勉。 从它。象形。 谓从它象其头。下象其大腹也。莫杏切。古音在 十部 。读如芒。 黾头与它头同。 言头而余为腹可知矣。黾本无尾。故风俗通辩虾蟆掉尾肃肃乃夏马之字误。 凡黾之属皆从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