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千结切,音切。盗也。【集韵】盗自中出曰窃。【书·微子】殷民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传】往盗曰窃。【春秋·定八年】盗窃宝玉大弓。【史记·叔孙通传】鼠窃狗盗。【博雅】窃,取也。
又私也。【论语】窃比于我老彭。【孟子】窃负而逃。【前汉·公孙弘传】尚窃迟之。
又非所据而据亦曰窃。【论语】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疏】知贤不举,偷安于位,故曰窃位。
又窃窃,犹察察。【庄子·齐物论】窃窃然知之。【注】犹察察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桑鳸窃脂。【疏】桑鳸,一名窃脂,好盗脂膏,因名。
又浅也。【转注古音略】窃,即古浅字。九扈中,窃玄,浅黑也。窃蓝,浅青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窃脂亦浅白也。【尔雅·释兽】虎窃毛谓之虦猫。【疏】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
又叶七计切,音砌。【王筠诗】宝地恣凭陵,神乐忽侵窃。猛将穷奋击,勇夫贪搏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