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𤿌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𤿌 字形信息 字型 上口下皮 部首 口,皮 包含“𤿌”的字 㿯𮨐 字典解释 (𤿌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皮 pí 《汉语大词典》 1.兽皮。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2.皮毛;皮革。 3.指皮侯。古代用兽皮制的射靶。 4.剥去皮。 5.物的表面。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参见“皮相”“皮傅”。 6.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又如:书皮;饺子皮。 7.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8.方言。不脆,有韧性。 9.方言。顽皮;调皮。如:这孩子真皮。 10.不知羞耻;满不在乎。又如:那孩子已被骂得皮了。 11.指橡胶或橡胶制的。如:橡皮;胶皮;皮筋。 12.通“彼”。 13.姓。唐代有皮日休。 康熙字典 𤿌《康熙字典》 【午集】【皮字部】 【龙龛】音皮。 皮《康熙字典》 【午集中】【皮字部】 【唐韵】符羁切【集韵】【韵会】【正韵】蒲糜切,并音疲。【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从又,为省声。【长笺】从为形义俱远。当作从又从尸。【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韦。【书·禹贡】梁州,厥贡熊罴狐狸织皮。【传】贡四兽之皮,织金罽。【周礼·天官】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注】有毛为皮,去毛为革。 又【释名】被也。被,覆体也。【韵会】皮肤,肌表也。【史记·郦生传】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扬子·方言】秦晋言非其事,谓之皮传。【注】谓强语也。【后汉·张衡传】后人皮传,无所容篡。【注】皮肤浅近,强相傅会也。 又【博雅】皮,弁冠也。【礼·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严上也。 又【正韵】狐貉之裘曰皮也。【庄子·让王篇】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周礼·冬官考工记】张皮侯而栖鹄。【论语】射不主皮。【注】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 又皮币。【前汉·武帝纪】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辽史·百官国语解】军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黄皮室,皆掌精兵。 又【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古今注】长安儿童呼苦葴为皮弁 又【本草·释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别名。即湿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县名。【前汉·地理志】属河东郡。 又皮山,山名。见【山海经】。 又姓。郑大夫子皮,后汉皮扬,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诗·召南】羔羊之皮,素丝五紽。【左传·宣二年】宋华元谓役者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者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说文解字注 皮 《说文解字注》 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剥、裂也。谓使革与肉分裂也。云革者、析言则去毛曰革。统言则不别也。云者者、谓其人也。取兽革者谓之皮。皮、柀。柀、析也。见木部。因之所取谓之皮矣。引伸凡物之表皆曰皮。凡去物之表亦皆曰皮。战国策言皮面抉眼王?僮约言落桑皮棕、释名言皮瓠以为蓄皆是。 从又。 又手也。所以剥取也。 为省声。 符羁切。古音为皮皆在 十七部 。 凡皮之属皆从皮。 在古籍中的用法 以其𧒾方盛,不能公然 𤿌 之,遂密諭學士宋申錫 ... 《唐史論断》唐史論斷下,(南朝宋) 孫甫 著,写本,第22-23頁 𬔜 𤿌𤿤 郇 𭽦 引度 頗 帔 𦜿 𭽪 𤿿 騈 ... 《陳明卿太史考古詳訂遵韻海篇朝宗》卷五,(明) 陳仁錫 撰,刻本,第24頁 ![]() ![]() ![]() ![]() ![]() ![]() 《翰林重攷字義韻律大版海篇心鏡》翰林重攷字義韻律大板海篇心鏡卷之八,(明) 劉孔當 撰,萬曆二十四年(1596)書林葉天熹刻本,第33-39頁 劉孝孫何人,又以補薛收之䦳, 𤿌 册所載,漫無一善可稱 ... 《十科策畧箋釋》十科䇿畧箋釋卷之五“叓科”,(明) 劉定之 撰,刻本,第32-33頁 木蘭生泰山,十二月採 𤿌 。 《歷城縣志》歴城縣志卷第五,(清) 胡德琳 著,乾隆38年刊本,第13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