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并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又【尔雅·释诂】落,始也
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
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
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
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
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鼌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
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
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
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
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
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
又【韵会】错落,閒厕貌。
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
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
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
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
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
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镪络之而下也。
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