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呼昆切,音阍。【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尔雅·释诂】昏,代也。【注】代,明也。【疏】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昏来则明往,故云代明。【释名】昏,损也,阳精损减也。【周礼·秋官·司寤氏注】日入三刻为昏,不尽三刻为明。【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又【诗·邶风】宴尔新昏。【仪礼·士昏礼注】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又【左传·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亚。【注】妻父曰昏,重昏为媾,婚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又【书·益稷】下民昏垫。【传】昏瞀垫溺。
又【书·盘庚】不昏作劳。【传】昏,强也。
又【书·牧誓】昏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疏】昏阍于事必乱,故昏为乱也。
又【左传·昭十九年】札瘥夭昏。【注】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
又【集韵】呼困切,音𠉣。暗也。亦姓。
又【韵补】叶许云切。【曹大家ɡū·东征赋】怅容与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又叶许悬切。【马融·广成颂】子野听耸,离朱目眩。隶首策乱,陈子筹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