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耒字部】
【韵会】【正韵】并虚到切,好去声。【说文】本作耗。稻属。【吕氏春秋】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耗。
又【博雅】耗,减也。【正韵】虚也。【诗·大雅】耗𭣧下土。【礼·王制】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抱朴子·微旨卷】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
又【增韵】败也。【抱朴子·地真卷】月建煞耗之神。
又恶也。【董仲舒·贤良策】察天下之息耗。【注】息,生也。耗,虚也。一云息耗,善恶也。
又【月令·广义】每年正月十六日,俗谓之耗磨日。【张说·耗日饮诗】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但令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又姓。出【何氏姓苑】。
又【集韵】【韵会】并莫报切,音帽。耗乱,不明。【荀子·修身篇】多而乱曰耗。【通鉴·汉景帝后二年诏】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
又【集韵】【正韵】谟交切【韵会】谟袍切,并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
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