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则侯切,诹去声。进也,荐也。【书·舜典】敷奏以言。【诗·小雅】以奏肤公。
又乐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谓之九奏。【周礼·春官】九奏乃终,谓之九成。【诗·小雅】乐具入奏。【礼·乐记】节奏合以成文。【注】节谓曲节,奏谓动作。【汉书】作族。【严安传】调五声,使有节族。
又简类。【晋法】召王公以一尺奏,王公以下用一尺版。
又人臣言事章疏曰奏。【前汉·汲黯传】上尝坐武帐,黯前奏事。
又与腠通。【仪礼·公食大夫礼】载体进奏。【注】奏,谓牲体皮肤之理也。
又与辏凑通。【前汉·成帝纪】帝帅群臣,横大河,奏汾阴。
又叶则古切,音珇。【诗·大雅】予曰有奔奏。叶下侮。 本作奏。【说文】从𠦎,从廾从屮。屮,上进之义。今通作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