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并仓历切,音磩。【正字通】钺类。【六书精蕰】钺之白者,为之锡剂,以文之不专用武也。【司马法】殷执白戚。【诗·大雅】干戈戚扬。【注】戚,斧也。【释名】戚,戚也。斧以斩断,见者戚惧也。
又亲也。【诗·大雅】戚戚兄弟。【传】戚戚,内相亲也。正义曰:戚戚,犹亲亲也。
又哀也。【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哀戚也。
又忧也。【论语】小人长戚戚。【注】戚戚,忧貌。
又恼也。【书·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注】戚,忧恼之意。
又愤也。【礼·檀弓】愠斯戚。【注】戚,愤恚也。
又丑疾人曰戚施。【诗·邶风】得此戚施。【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又【小尔雅】戚,近也。
又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注】戚,卫邑。
又姓。汉有临辕侯戚缌。
又【集韵】【韵会】并趋玉切。同促。【周礼·冬官考工记】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又【集韵】【韵会】并昨木切,音族。县名。在东海。
又【韵补】叶子六切,音蹙。【诗·小雅】岁聿云暮,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贻伊戚。
〔【释名】戚,蹙也。斧以斩断,见者蹙惧也。〕 谨照释名释兵原文两蹙字均改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