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韵】力兼切【集韵】【韵会】离盐切【正韵】力盐切,并音奁。【说文】仄也。【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注】侧边曰廉。【前汉·贾谊传】廉远地则堂高。【注】廉,侧隅也。
又【释名】敛也,自检敛也。
又【玉篇】清也。【广韵】俭也。【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注】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疏】廉者,洁不滥浊也。
又【玉篇】棱也。【书·皋陶谟】简而廉。【传】性简大而有廉隅。【礼·儒行】砥砺廉隅。
又察也。【后汉·鲁恭传】袁安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
又【通典】官制有廉访使廉使。【正字通】今称臬司。
又严利也。【礼·月令】其器廉以深。【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𬘝而搏廉。【注】廉,严利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北地郡有廉县。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贞观八年更名。
又姓。【史记·廉颇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又飞廉,汉宫名。【前汉·武帝纪】作长安飞廉馆。【注】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也。晋灼曰:身似鹿,头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