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綬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綬 字形信息 字型 左糹右受,左糸右受 部首 糹,糸 简体字 绶 发音信息 (綬字怎么念) 拼音 shòu 粤语发音 sau6 注音符号 ㄕㄡˋ 字典解释 (綬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綬 shòu 《汉语大词典》 1.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帷幕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亦指衣带。 康熙字典 綬《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并音受。【说文】绶韨,维也。【玉篇】绶,组也,纶绂也。【急就篇注】绶,受也,所以承受印环也。亦谓之璲。【后汉·舆服志】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汉官仪】绶,长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广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注】绶,组绶,所以系帷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承咒切,音授。义同。 说文解字注 綬 《说文解字注》 韨维也。 韨古文作市、𫖒也。韨维、谓所以维韨者。释器曰。璲、瑞也。此谓玉瑞也。又曰。璲、绶也。郭云。即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者。因通谓之璲。今本字误古者韨佩皆系于革带。佩玉之系谓之璲。俗字为䍁。又谓之绶。韨之系亦谓之绶。尔雅浑言之。许析言之。言韨可以该佩也。谓之绶者、韨佩与革带之间有联而受之者。故曰绶。玉藻曰。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碝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是其制也。司马氏舆服志曰。五伯迭兴。战兵不息。于是解去韨佩。留其系璲。以为章表。故诗曰。㻆㻆佩璲。此之谓也。至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汉承不改。夫大东所言。其时未尝去玉。绶见玉藻、尔雅。非至秦汉乃有此名。古之所谓绶者璲也。秦汉之縌也。秦汉之所谓绶者、所以代古之韨佩也。非古之绶也。然则许曰绶、韨维也。又曰组、绶属也。此古之绶也。又曰縌、绶维也。𮉨、绶紫青色也。纶、青丝绶也。此秦汉之绶也。秦汉改韨佩为绶。遂改绶为縌。此名之迁移当正者也。 从糸。受声。 殖酉切。 三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赤 綬 綠 綬 紫 綬 青 綬 黑 綬 黃 綬 青紺綸 后夫人服 青 綬 黑 綬 黃 綬 青紺綸 后夫人服 《後漢書》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下,(南朝宋) 范曄 撰、(唐) 李賢 注,百衲本,第1頁 金章紫 綬 , 中即將 則青 綬 , 《通典》通典卷六十三,(唐) 杜佑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金眞玉光經 云:紫青之 綬 ,丹錦之 綬 ,絳丹 綬 ,玄黄素 綬 ,白 文素靈之 綬 ,玄靈五色之 綬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六百七十五“綬”,(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7-8頁 諸侯王、列侯、二千石 綬 及墨 綬 、黃 綬 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 《通志》通志卷一百,(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9頁 因收故漢印 綬 。 賜吏 爵人二級,民爵 ...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九百十一,(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金眞玉光經云:紫青之 綬 ,丹錦之 綬 ,絳丹 綬 ,𤣥黃素 綬 , 白文素靈之 綬 ,玄虛五色之 綬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六百七十五,(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綬 于齊。 冬,十月,甲申 ...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一,(宋) 司馬光 撰、(元) 胡三省 音注,四庫全書本,第17-18頁 丞、祕書丞, 銅印,黃 綬 ;其下又有假青 綬 、假墨 綬 。 《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元) 馬端臨 撰,四庫全書本,第21頁 朱 綬 郡公主朱 綬 郡侯青朱 綬 輿服志又云自黑 綬 《唐類函》卷一百六十七,(明) 俞安期 編、(明) 徐顯卿 校,萬曆三十一年(1603)刻四十六年(1618)重修本,第21頁 青 綬 黑緩黃 綬 青紺給后夫人 日 动梏 劉 ... 《後漢書》目录,(南朝宋) 范曄 撰、(唐) 李賢 注、(明) 陳仁錫 評,天啓七年(1627)雲林積秀堂刻本,第12頁 詠酒翁 綬 逃暑迎春復送秋無非綠 ... 《唐詩類苑》唐詩類苑卷第一百八十六,(明) 張之象 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曹仁孫刻本,第1頁 幘, 佩刀, 印,黃、赤 綬 、 赤 綬 、綠 綬 、 紫 綬 、靑 綬 、 黑 綬 、黄 綬 , 靑紺綸。 《後漢書》後漢書目錄,(南朝宋) 范曄 撰、(唐) 李賢 注、(西晋) 司馬彪 撰,崇禎元年至十七年(1628-1644)毛氏汲古閣刻清,第10-11頁 尉安豐侯印 綬 詔遣使者還侯印 綬 引見就諸侯位賞 《後漢書》後漢書卷五十三,(南朝宋) 范曄 撰、(唐) 李賢 注、(西晋) 司馬彪 撰,萬曆二十三至三十四年(1595-1606)北京國子監刻本,第9頁 論印 綬 。 印 綬 者,乃五行生我之名, ... 在亥子月,丙丁在寅 印 綬 者,乃五行生我之名, 《三命通會》三命通㑹卷五“偏正財合論”,(明) 萬民英 撰,四庫全書本,第56頁 綬 漢書此平矣 祿勲杜喬少 ... 《范氏後漢書批評》卷六十八,(明) 顧起元 撰,萬曆四十七年(1619)刻本,第1頁 漢官儀卿大夫藻火 綬 青地 綬 桃花 綬 故曰三彩 綬 《山堂肆考》羽集卷四十三,(明) 彭大翼 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刻萬曆四十七年(1619)張幼學補修本,第1頁 龍 綬 、 蔣寅啟、 毓年、 延福 ... 《清實錄》修纂官,(清) 溥儀 撰,抄本,第34頁 嚴 綬綬 ,長慶元年官金紫光祿 ... 文武孝德皇帝冊文 綬 ,長慶元年官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嚴綬”,(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9頁 增帶 綬 虎,吐 綬 雞 綬 。 白璫翡翠青地 荷蓮 為華 綬 , 綬 以别 諸臣。 王公師子中 ...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八,(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60頁 卽諭知明亮文 綬 等矣此㫖文 綬 處不過二十七 《平定兩金川方畧》平定兩金川方畧卷之一百十六,(清) 阿桂 撰,嘉慶武英殿刻本,第24頁 綠 綬 紫 綬 靑 綬 黑 綬 黃 綬 青紺綸后夫人服 上古穴 ... 未有制度後世聖人易 黃 綬 《後漢書》後漢書卷四十,(南朝宋) 范晔 撰、(唐) 李贤 註,光緒二十九年五洲同文书局本,第1頁 印 綬 之類或二天合二天官二印 綬 夾輔闕門亦貴 《三命通會》三命通會卷之六,(明) 萬民英 撰,初刻雍正十三年(1735)補刻本,第97頁 綬 。 崔。 中丞 似。 《御定全唐詩》御定全唐詩卷四百三十六,(清) 康熙四十二年敕 輯,四庫全書本,第5頁 丁未,文 綬 奏言: 查吉林兵二千內 ... 《平定兩金川方略》平定兩金川方畧卷七十八,(清) 阿桂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唐六典:凡 綬 ,親王纁朱 綬 ,一品緑綟 綬 ,二品、三品紫 綬 , 四品青 綬 ,五品黑 綬 。凡有 綬 則有紱。 《印典》印典卷七,(清) 朱象賢 撰,四庫全書本,第11頁 文 綬 於此事不是甚大伊豈欲學勒爾謹乎文 綬 辦理此案𥜬種 《東華續録》卷九十四,(清) 王先謙 編,光緒十三年擷華書局本,第8頁 銅印黃 綬 齊梁墨 綬 介幘皂衣 晉宋九卿置丞 ... 《新編古今事文類聚》新編古今事文類聚新集九,(南宋) 祝穆 編、(元) 富大用 編,萬曆三十二年(1604)金陵書林唐富春德壽堂刻清印本,第35頁 常 綬 。 伊庫魯氏。 伊爾琥。 ... 《欽定八旗滿州氏族通譜》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目録,(清) 乾隆九年 敕撰,四庫全書本,第7頁 嘖 佩 赤 綬 , 緑 綬 , 青 綬 , 黑 綬 , 《後漢書》史部一,(清) 范曄 撰、(唐) 李賢 注、(晋) 司馬彪 撰、(清) 劉昭 注、(清) 齊召南、陳浩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18-19頁 伊大利國皇帝贈進大 綬 勳章。 《朝鮮王朝實録》高宗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勲洪業啓基宣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實録卷之四十二,(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34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