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氣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氣 字形信息 字型 气米 部首 气,米 简体字 气 包含“氣”的字 㑶𭡾滊愾𠺪𡈏𡦎熂犔𦞝𣱩𫉀暣𣯘𭾍𣱫𧜃𧜚𥧔𥎃𧎵𭯴𱹗𧏨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氣字怎么念) 拼音 qì,qi,xì 粤语发音 hei3 注音符号 ㄑㄧˋ,ㄑㄧ,ㄒㄧˋ 字典解释 (氣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氣 qì 《汉语大词典》 1.云气。 2.蜃气。 3.空气。亦指气体。又如: 毒气,煤气,沼气。 4.气象。 5.节气;气候。 6.气味。 7.嗅,闻。 8.呼吸;气息。 9.声气;语气。 10.景象;气氛。 11.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12.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13.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主观唯心主义者用以指主观精神。代及以后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气”是一种在“理”(即精神)之后的物质。朴素唯物主义者则用以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实体。 14.气运。 15.指人的元气,生命力。 16.指精神状态;情绪。亦特指勇气;豪气。 17.气色;表情。 18.气恼;生气。亦指气恼、不愉快的情绪。 19.使人生气。如: 故意气他一下。你别气我了! 20.谓欺压。 21.气派;气概。 22.义气。 23.气焰;权势。 24.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亦指文风。 25.作风;习气。又如: 官气,娇气。 26.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亦指脉气和营卫方面的病象。 27.指气功。 28.指效力;作用。 29.动量词。犹一顿、一阵子、一下子等。又如: 乱打一气,瞎说一气。 30.通“乞”。乞讨。 31.通“器”。 氣 xì 《汉语大词典》 1.馈赠粮饷。 2.指食物。 康熙字典 氣《康熙字典》 【辰集下】【气字部】 【唐韵】去既切【集韵】【韵会】【类篇】丘既切,并音气。【玉篇】侯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气相求。【系辞】精气为物。【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又【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注】气谓嘘吸出入者也。 又天气曰元气。【后汉·明帝纪】升灵台,望元气。【注】元气,天气也。 又阴阳曰二气。【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又五气。【史记·五帝纪】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气。【注】王肃曰:五气,五方之气 又【书·洪范·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注】雨木气,旸金气,燠火气,寒水气,风土气为五气 又【素问】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 又六气。【左传·昭元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 又【庄子·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注】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与天玄地黄为六气。【王逸·楚辞注】《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日没已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并天玄地黄之气为六气。 又年有二十四气。【内经】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书·正义】二十八宿,布于四方,随天转运,所以叙气节也。气节者,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有余,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也,以彼迭见之星,叙此月之节气。 又历家有侯气法。【司马彪·续汉书】侯气之法,为室三重,涂亹周密,布缇幔室中,以木为按,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历而侯之。气所动者,其灰斯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又有望云气法。【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注】视日旁云气之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史记·天官书】云气有兽居上者胜。【又】日旁云气,人主象。【又】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精华实息者吉,虚耗者凶。【邵谔·望气经】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绵绵绞绞,条条片片,兵气也。泽泽焰焰,女子气也。如藤蔓挂树者,宝气也。紫氛如楼者,玉气也。 又道家有食气法。【参同契】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 又以鼻触物亦曰气。【礼·少仪】执食饮者勿气。【疏】执尊长饮食,不鼻臭之也。 又【唐韵】【集韵】并许既切。与饩、饩并通。【说文】馈客刍米也。引《春秋传》齐人来气诸侯。 又叶去讫切,音乞。【成公绥·啸赋】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又叶丘谒切,音朅。【嵇康·寒食散赋】当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气。喜乳哺之遂安兮,信众疾之日歇。 说文解字注 氣 《说文解字注》 馈客之刍米也。 聘礼杀曰饔。生曰饩。饩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刍等。不言牛羊豕者、以其字从米也。言刍米不言禾者、举刍米可以该禾也。经典谓生物曰饩。论语。告朔之饩羊。 从米。气声。 许既切。 十五部 。今字叚气为云气字。而饔饩乃无作气者。 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侯。 事见左传桓六年、十年。十年传曰。齐人饩诸侯。许所据作气。左丘明述春秋传以古文。于此可见。 在古籍中的用法 氣 下則下 氣 後則後 氣 前則前 氣 中則中 氣 《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卷四十二,(唐) 王冰 注,明趙府居敬堂刻本,第56頁 上 氣氣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一百一十八,(宋) 唐慎微 撰,明嘉靖31年周珫李遷刻本,第14頁 氣 者糓 氣 也榮 氣 也運 氣 也生 氣 也淸 氣 也𫟘 氣 也陽 氣 《醫學綱目》卷二,(宋) 樓英 撰,明嘉靖44年曹灼邵弁刻本,第30頁 寸金塌 氣 丸 治一切積聚,一切 氣 癥,小腸風 氣 ,膀 胱 氣 、横梁 氣 、走注 氣 、心脾 氣 、血 氣 、脇 氣 , 氣 塊,癥瘕蠱 孕不可服, 氣 虛人量與。 《普濟方》普濟方卷一百六十九,(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32頁 氣 湯治憂 氣 喜 氣 寒 氣 熱 氣 愁 氣 或因飲食爲膈 氣 或劳 氣 《古今醫統大全》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八十七,(明) 徐春甫 輯,隆慶朱希忠等刻本,第16頁 身之清 氣 榮 氣 運 氣 衞 氣 春升之 氣 皆胃 氣 之别 《醫彀》亨集卷三,(明) 程武 著,萬曆43年刊本,第102頁 氣 羅七 氣 湯治虗冷上 氣 及寒 氣 怒 氣 息 氣 喜 氣 憂 氣 愁 氣 《醫學綱目》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二,(明) 樓英 撰,嘉靖四十四年(1565)曹灼刻本,第12頁 沈香降 氣 散, 正 氣 天香散、 氣 。 《證治準繩》證治準繩卷二十五,(明) 王肯堂 撰,四庫全書本,第32頁 氣 者金 氣 也長 氣 者火 氣 也 《馬氏素問注證發徽十》卷一,(明) 馬蒔 注證,刻本,第12頁 脉者, 氣 血之先也。 氣 血盛則脉盛, 氣 血衰則脉衰, 氣 血 熱則脉數, 氣 血寒則脉遲, 氣 血微則脉弱, 氣 血平則脉 治。 《薛氏醫案》薛氏醫案卷二十二,(明) 薛己 撰,四庫全書本,第34頁 示 氣 營 氣 衞 氣 胸中中集不焦 宗營衛三 氣 觧 示 氣 積於胷中出於喉龍以貰 ... 《類經》卷九,(明) 張介賓 類注,刻本,第48頁 邪 氣 病 氣 治 氣 總論 氣 理 論調 氣 述古 卷三十七 死生 壽天一神 氣 死證二陰陽死證三脤色 ... 《景岳全書》卷九,(明) 張介賓 著,石印,第58頁 一、治疝必先治 氣 ,故病名亦曰疝 氣 ,非無謂也。蓋寒有 寒 氣 ,熱有熱 氣 ,濕有濕 氣 ,逆有逆 氣 。 氣 在陽分,則有 氣 中之 氣 , 氣 在陰分,則有血中之 氣 。凡 氣 實者必須 破 氣 , 氣 虚者必須補 氣 。故治疝者,必於諸證之中,俱 當兼用 氣 藥。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卷三十三“疝氣”,(明) 張介賓 撰,四庫全書本,第10頁 諸 氣 恕則 氣 上驚則 氣 亂恐則 氣 下勞則 氣 散悲 《針灸大成》卷十三,(明) 楊繼洲 撰,清抄本,第66頁 所謂淸 氣 營 氣 運 氣 衞 氣 春升之 氣 皆胃 氣 之别名 《張氏醫通》張氏醫通卷之二,(清) 張璐 撰,康熙刻後印本,第70頁 元 氣 中 氣 榖 氣 清 氣 真 氣 陽 氣 《新鐫海上醫宗心領全帙》卷二十五,(清) 黎有卓 撰,清光緒5年至11年釋清高刻本,第12頁 餘便是火也人身有宗 氣 營 氣 衛 氣 中 氣 元 氣 胄 氣 冲和 《馮氏錦囊秘錄》卷十五,(清) 馮兆張 著,刻本,第25頁 也人身有宗 氣 營 氣 衛 氣 中 氣 元 氣 胃 氣 沖和之 氣 上升之 氣 而宗 氣 尤為主及其為病則為 《馮氏錦囊秘錄》卷十四,(清) 馮兆張 著,鉛印,第33頁 氣 壯壯火食 氣氣 食少火壯火散 氣 少火生 氣 《陳修園醫書》卷三十八,(清) 陳念祖 著,刻本,第42頁 露之精 氣 而結故共 氣 芬芳治冷 氣 逆 氣氣 鬰 氣 結爲 《本草述鉤元》本草述鉤元卷二十二,(清) 楊時泰 撰,刻本,第18頁 寒 氣 見 氣 壴 氣氣 劳 氣 思 氣 悲 氣 燕 氣 驚 氣 思 氣 悲 氣 燕 氣 驚 氣 一 氣 觸爲九寒𤽈喜怒劳思悲 ... 《御纂醫宗金鑒》卷十七,(清) 吳謙 著,刻本,第31頁 穀 氣 筞 氣 衞 氣 陽 氣 之别要皆元 氣 之異稱而此 氣 又根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叅》卷四,(清) 馮兆張 撰,刻本,第24頁 辛亥 , 日左右有白 氣 ,上有戴 氣 。 《清實錄》大清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七,(清) 溥儀 撰,抄本,第8頁 所謂淸 氣 營 氣 運 氣 衛 氣 春升之 氣 皆昌 氣 之别名 《醫通》卷九,(清) 張璐 著,石印本,第57頁 氣 賦 余嘗志於元言,每尋 ... 究夫道源,孰不因 氣 而生者。其 《全唐文》卷九百六十阙名“闕名”,(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4頁 諸 氣 總括寒 氣 吴 氣 喜 氣 奴 氣 勞 氣 思 氣 悲 氣 恐 氣 驚 氣 一 氣 觸為九寒炅喜怒勞悲恐 ... 《醫宗金鑒》卷一,(清) 吳謙 著,石印本,第13頁 論曰七 氣 者寒 氣 熱 氣 怒 氣 恚 氣 喜 氣 愛 氣 愁 氣 凡 《孫真人千金方衍義》卷十七,(清) 張璐 撰,刻本,第29頁 初起宜辛温開鬱行 氣 ,豁痰消積,久則宜用辛寒降火以除根。 治諸 氣 方十三,六味丸、 四七湯、 七 氣 湯、 補中益 氣 湯、 蘇子降 氣 湯、 桂、沉香化 氣 湯、 分 氣 紫蘇飲、 復元通 氣 散、 大七 氣 湯、 順 氣 調 氣 散、 許星香散、 香化滯湯, 治中 氣 方三,八味順 氣 散、 木香順 氣 散、 四七湯 治上 氣 方三,蘇子降 氣 湯、 沉香降 氣 湯、 快 氣 湯, 治下 氣 方一。七 氣 湯 治短 氣 方二。 《沈氏尊生書》沈氏尊生書序,(清) 沈金鰲 著,石印,第20-21頁 諸 氣 總括寒 氣 炅 氣 喜 氣 怒 氣 勞 氣 思 氣 悲 氣 恐 氣 警 氣 一 氣 觸為九寒炅喜怒 《御用醫宗金鑒》卷一,(清) 吳謙 著,石印,第14頁 夜坤方有赤 氣 ,其上有白 氣 一條。赤 氣 狀如炬,白 氣 狀如十字,一丈許。 《朝鮮王朝實録》中宗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實錄卷之十四,(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63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