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亻右刃
部首 亻
包含“仞”的字
𪫫𮅄
发音信息 (仞字怎么念)
拼音 rèn
粤语发音 jan6
注音符号 ㄖㄣˋ
字典解释 (仞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仞 rèn 《汉语大词典》
1.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唐以后多从颜师古说。
2.测量深度。
3.“认”的古字。承认。辨识。认为;当作。
4.通“韧”。柔软而坚固。
5.通“忍”。
6.通“牣”。满,充满。
7.古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境。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而振切,音刃。【孔安国曰】八尺曰仞。【礼·祭义】筑宫仞有三尺。【前汉·贾谊传】凤凰翔于千仞。
又度深曰仞。【左传·昭三十二年】仞沟洫。
又与认通。【列子·天瑞篇】天地万物不相离,仞而有之,皆惑也。【注】仞即认。【淮南子·人閒训】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败。
又与牣通。满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充仞其中。
又地名。【左传·文十六年】楚子贝自仞以伐庸。【注】仞入庸道。 一作轫。【孟子】掘井九轫。 【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为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两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小尔雅》四尺曰仞,王肃从之。包咸郑玄谓七尺曰仞。《书》为山九仞。《释文》仞,七尺也。《应劭·汉书注》:五尺六寸曰仞。颜师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寻也。颜说与孔安国同,颜以八尺为仞是也。《说文》以仞为申臂一寻,非。一寻止六尺耳。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减二分,应劭之说据汉尺也。《庄子·庚桑楚》步仞之丘注:七尺曰仞,亦非。
说文解字注
仞 《说文解字注》
伸臂一寻八尺。 按此解疑非许之旧。恐后人改窜为之。尺部下云。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假令寻仞同物。许不当两举之矣。诸家之说仞也。王肃、赵岐、王逸、曹操、李筌、颜师古、房玄龄、鲍彪诸人并曰八尺。而郑周礼仪礼注、包咸论语注、高诱注吕氏春秋、王逸注大招招魂、李谧明堂制度论、郭璞注司马相如赋用司马彪之说、陆德明庄子释文则皆谓七尺。淮南子原道训注八尺。而览冥训注则云七尺。百仞者七百尺。证以吕氏春秋注则原道注可疑。近歙程氏瑶田通艺录有说曰。言七尺者是也。杨雄方言云。度广曰寻。杜预左传仞沟洫注。度深曰仞。二书皆言人伸两手以度物之名。而寻为八尺、仞必七尺者、何也。同一伸手度物。而广深用之。其势自不得不异。人长八尺。伸两手亦八尺。用以度广。其势全伸而不屈。而用之以度深。则必上下其左右手而侧其身焉。身侧则胸与所度之物不能相摩。于是两手不能全伸而成弧之形。弧而求其弦以为仞必不能八尺。故七尺曰仞。亦其势然也。说文测下云。深所至也。玉篇云。度深曰测。测之为言侧也。余说与之合矣。玉裁谓。程说甚精。仞说可定矣。考工记。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倘其度同八尺。何不皆曰二寻。如上文广二尺、深二尺之例也。许书于尺下既寻仞兼举。寻者、八尺也。见寸部。则仞下必当云七尺。今本乃浅人所窜易耳。程氏又曰。小尔雅云四尺。应邵云五尺六寸。此其缪易见也。 从人。刃声。 而震切。 十二部 。或借为牣满字。孟子。掘井九轫。借轫为之。
在古籍中的用法
淮南子 曰:鯀作九 仞 之城。

《藝文類聚》藝文類聚卷六十三“城”,(唐) 歐陽詢 撰,四庫全書本,第18頁

廣雅 曰:天子之旌髙九 仞 ,諸侯七 仞 丈,夫五 仞 ,士三 仞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三百四十“旌”,(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7頁

廣雅曰:天子之旌高九 仞 ,諸侯七 仞 ,大夫五 仞 ,士三 仞 。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三百四十,(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岐路方南北,師門數 仞 高。一言資善誘,十載 ...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巻一百四“又”,(宋) 魏齊賢 編、(宋) 葉棻 編,四庫全書本,第13-14頁

拔千 仞 千霄俯昧眾山如培塿矣

《大明一統名胜志》四川名勝志卷之十六“上川東道属重慶府”,(明) 曹學佺 著,崇禎三年刻本,第25頁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 仞 萬 仞 飛蒼烟。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四百七,(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3頁

十 仞 之城樓季弗能踰者峭也千 仞 之山跛牂易牧

《喻林》喻林卷一百二,(明) 徐元太 編,萬曆四十三年(1615)宣城徐胥慶刻本,第3頁

仞 峭峻尤甚猗不得展進寸 ...

《古今遊名山記》古今游名山記卷之十六,(明) 何鏜 編,嘉靖四十四年(1565)刻本,第16頁

築十 仞 之城,城者既十 仞 矣,則又壞之,此胥靡 ...

《喻林》喻林卷五十五,(明) 徐元太 撰,四庫全書本,第2頁

𤣥奧之府,重 仞 之 房。 鱗彙萬殊,甲產 ...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六十一,(明) 張溥 輯,四庫全書本,第4頁

晨起窺石洞,猱縁細路,下臨百 仞 。比歸,頗有𡸁堂之悔 ...

《古今游名山記》古今游名山記卷之十六,(明) 何鏜 編、(明) 吴炳 校訂,萬曆05年刊本,第7頁

劍閣,壁立千 仞 。 窮地之險,極路之峻 ...

《文章辨體彙選》文章辨體彚選卷四百五十二,(明) 賀復徵 編,四庫全書本,第2頁

旌高九 仞 諸侯七 仞 大夫五 仞 士三 仞 則禮含文嘉

《唐類函》卷一百十五,(明) 俞安期 編、(明) 徐顯卿 校,萬曆三十一年(1603)刻四十六年(1618)重修本,第4頁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高千 仞 多雲霞映之

《游名山一覽記》卷十三,(明) 慎蒙 輯,萬曆四年(1576)吳興慎氏刻本,第12頁

里,緜亘數里,高四五 仞 。

《西江志》西江志卷第十一“山川”,(清) 查愼行 纂、(清) 白潢 修,康熙五十九年刻本,第30頁

轄桶岡天險四面青壁萬 仞 中盤二

《江西通志》江通志卷第一百四十五“藝文”,(清) 陶成 纂修、(清) 高其倬 總裁、(清) 謝旻 總裁,雍正十年刻本,第26頁

峰、近青鸞峰,高六百 仞 ,石色純紫如玉。

《黄山志》黃山志定本卷一“形勝志”,(清) 閔麟嗣 撰、(清) 弘濟 参閱,康熙十八年刻本,第6頁

李子 仞 傷斃犬賦 馴猿賦 李純甫 ...

《全唐文》卷九百五十五,(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2頁

唐李子 仞 節彼南山,宛出人寰。 ...

《御定歷代賦彙》御定歴代賦彚巻一百三十六“唐李子仞”,(清) 陳元龍 編,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廣雅云:天子之旌高九 仞 ,諸 侯七 仞 ,大夫五 仞 ,士三 仞 。則禮含文嘉曰:天子之旗九 仞 ,十二旒曳地;諸侯七 仞 ,九旒齊軫;卿大夫五 仞 ,七旒 齊較;士三 仞 ,五旒齊肩是也。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二十七,(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7頁

而作 仞 尼姓麽民许逢久字星孱 ...

《復初齋文集》卷十五 文稿十五,(清) 翁方綱 撰,稿本,第36頁

萬 仞 燕山,一天星極。 燕山 ...

《御定歷代賦彙》御定歷代賦彚卷之十六,(清) 康熙圣祖仁皇帝 撰,刻本,第11頁

聽訟観臺高十五 仞 雖樓榭

《水經注》水經注卷八,(北魏) 酈道元 著、(清) 王先謙 校,刻本,第3頁

荒煙下牢戍,百 仞 寒溪漱。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宋詩卷十,(清) 張豫章等 輯,四庫全書本,第34頁

弋千 仞 , 樊民望, 人。 司馬暐 ...

《[雍正]山西通志》山西通志卷六十九,(清) 覺羅石麟等 修、(清) 儲大文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12頁

邱九 仞 方縉 費懋中 曾 梧 鄒 加术 ...

《[雍正]江西通志》江西通志卷五十四,(清) 謝旻等 修、(清) 陶成 纂、(清) 惲鶴生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14頁

浴十呌家肩化余言 仞 明金 䒭𡖋腰

《日記》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冊,(清) 李乾命 撰,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宣統二年(1910)飛霞室紅格稿本,第21頁

蓮峰千 仞 當尊前。 晴嵐帶霧結秋 ...

《元詩選》元詩選二集卷十五,(清) 顧嗣立 編,四庫全書本,第17-18頁

堞 萬 仞 聳屏風飛鶴來淸竇 刳魚 ...

《岱覽》岱覽卷二十五,(清) 唐仲冕 編,嘉慶12年果克山房刊本,第19頁

任實高達山下田中數 仞 巖,十一月中猝然陷下 ...

《朝鮮王朝實録》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卷之十六,(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59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6 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