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明道 唐柳宗元用语。为古文运动提出的理论纲领。语出《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韩愈已提出“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为古文……志乎古道”(《题哀辞后》)的主张。柳宗元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发展。提倡文章反映“辅时及物”之“道”,即要求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生人之意”(《贞符》)。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学和时政得失及人民的生活和利益相联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从文学“益于世用”(《与杨京兆凭书》)的社会目的出发,认为徒具华美外表的文章,是“犹用文锦覆陷阱”(《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但也重视“辞”的作用,“道假辞而明”(《报崔黯秀才论文书》),强调艺术形式对于“明道”的重要性,“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杨评事文集后序》)。对后世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