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整体与部分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整体与部分 whole and part 哲学范畴。整体指若干对象(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部分指相对于这种整体来说的个别对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已论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整体“由若干部分组成,其总和并非只是一种堆积,而其整体又不同于部分”(《形而上学》)。14世纪末起,经验自然科学着重对部分进行研究。反映在哲学领域中产生了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它把整体与部分割裂开,认为各部分既彼此独立而部分又可脱离整体而独立。恩格斯说,这种研究方法“堵塞了自己从认识个别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7页)。黑格尔则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论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指出:“全体的概念必定包含部分。但如果按照全体的概念所包含的部分来理解全体,将全体分裂为许多部分,则全体就会停止其为全体。”(《小逻辑》§135)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整体与部分两个方面。两者的客观联系为一切物质运动形式所具有。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和这种联系的一定的物质因素相对应。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统一。整体由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部分构成。部分之间的不同联系决定着形成的整体的类型;结构的联系表征着结构的整体,功能的联系表征着起功能作用的整体,发展的联系表征出发展着的整体等等。部分是整体的一环,它依赖于整体,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整体功能的丧失会导致部分的瓦解。但整体一旦形成,就扬弃了部分的质,产生对象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新质。同样,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后就否定了整体的质。整体与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某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包容着部分,该事物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整体中的每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由量到质的变化,而整体性的变化又必定要引起各个部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发生从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的相互过渡的转化。这一对范畴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认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对整体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深入分析研究其部分,并在这一基础上综合地、具体地认识整体。认识事物在整体上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是重要的,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不仅要把握对象的组成要素,还要把握诸要素间的结构和结合方法,以及由关系、结构所产生的单个要素所没有的整体特性。揭示事物的各要素是深入了解整体的基础,整体性的知识可以帮助进一步认识其部分。在认识世界时,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科学的认识方法要求人们既要研究部分,又要考察整体,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系统理论为研究整体与部分范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它证明整体与系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系统的本质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对立统一。系统由若干部分(元素)构成,并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整体特性。系统内部各部分(元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整体是由若干子系统的等级结构组成。现代系统理论还进一步揭示出整体对其组成部分的控制作用和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客观事物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人们认识事物应该从整体出发。系统工程要求人们从对象整体的特性、功能和目标出发去认识和规划设计各个组成部分,以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但这并不否认整体的特性与功能归根到底来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术界有人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持否定态度,还有人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都可以成立。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