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腾斯 Johannes Nicolaus Tetens1736—1805 德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心理学家。先后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就读。1776年任基尔大学教授,1789年被哥本哈根大学聘为顾问,卒于该地。在哲学上,试图将形而上学放在经验论的基础上,使它植根于自我的本质之中,就如理智植根于自然规律一样。反对常识学派和通俗哲学,以保卫其现象学的理论。认为必须考察形而上学概念的来源和发展情况,以内省方法对身心关系和形而上学问题作出经验的说明。认为从知识的来源和结构上,可以把人的心灵的能力分为知性、意志和情感,强调情感是快乐与痛苦等感受,与前两者有所不同,但三者可能还原为一种我们并不知道的能力。心灵本质上是能动的,感觉也包含有主体对所感事物的反作用,表象由知觉、反省、虚构三者形成,虚构乃是知觉与反省的结合。由于因果联系的概念而构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构成客体的概念。理性的知识是普遍的必然的,并以此区别于感性知识。理智与理性也为两种规律所支配,不可混同。其哲学为康德所继承与发展。主要著作有《论普遍的思辨哲学》(1775)、《人性及其发展哲学论文集》(177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