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technology 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 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源自希腊语lechne,意为“工艺、技能”。汉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从本质上说,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人在从动物界脱离的初期,是把天然的自然物作为劳动资料来利用的,而“劳动过程只要稍有一点发展,就已经需要经过加工的劳动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这样,专属于人的有目的的劳动就同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劳动区别开来。从这时起,技术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简单的工具到人手开动的复合工具,从自然力开动的简单机器到有自动发动机的机器体系,从人进行机械操作的机器体系到现代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由物料加工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等构成的庞大技术体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包括劳动资料在内的技术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技术本身具有两重属性:作为劳动资料,一方面它是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因而具有第一客观实在性——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按照人的目的,经过人的劳动而改变了形式的人工自然物,是自然物质存在的社会形式,因而具有第二客观实在性——社会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它规定了技术构成的科学基础和前提;而技术的社会属性是由社会规律决定的,它制约着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向。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列宁说:“机械的和化学的技术之所以服务于人的目的,是因为它的性质(实质)就在于:它为外部的条件(自然规律)所规定。”(《列宁全集》第55卷第158页)。技术的双重属性,使它成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中介物。在人和自然之间,技术是人用以能动地调节和控制自身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手段,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和条件,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和智力的基本手段,显示人的智慧的重要标志。在人和社会之间,技术作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人们往往把某一时代的主导技术作为这一时代的标志,如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电子时代、空间时代等等。技术既是社会用以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物质手段和方法,又是社会自身发展和变革的革命力量和因素。技术的这种中介作用,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自然—技术—社会”的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