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 约前395—约前315 战国时法家。赵国人。早年学黄老道德之术。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受上大夫之禄。齐湣王末年(前284)时离齐至韩,为韩大夫。《庄子·天下》把他与田骈同归一派。后成为从道家分化出来的法家。主张“尚法”和“重势”。强调“民一于君,事断于法”(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四),“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认为“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威德》),国君凭借权势,就能“令行禁止”,“南面而王”。其以“弃知去己”“舍是与非”(《庄子·天下》)为特点的名辩理论,明显地受老子的影响。其中也含有辩证法因素。如认为“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辩之极者,知辩果不足以喻物,故讷”(《慎子》逸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其著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四十二篇。现存残本仅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