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 imaginative ability 美学用语。指审美、创造美中通过联想、想像、幻想将各种相关形象、记忆表象加以组合以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心理功能。意大利马佐尼认为想像力是适宜于艺术创造的心理功能;维柯认为艺术靠想像力,推理力愈弱,想像力就愈强;缪越陀里认为想像力既有领会事物形象的功能,又可构成形象,把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并且伴随着情感活动;德国黑格尔认为想像力来自天生资禀和后天的学习、训练,是艺术家把脑中构成的形象诉诸感性物质材料从而完成艺术作品的能力。想像力有再现的与创造的两种。再现性想像力是将语言、文字塑造的间接形象再造成感性的直接形象的能力;创造性想像力是将各种形象、表象、意象加以组合,创造出超现实、超时空新形象的能力。它们都以审美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艺术素养为基础,以形象记忆的丰富性和对众多形象信息的粘联、组合能力为直接根源,并受审美、创造美的目的性、特定情绪状态的制约。审美想像力比科学想像力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创造性、幻想性,更具形象性、情绪性和个性特征,离直接的实用功利性更远,集中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征。想像力是审美直觉迅捷升华为理解,激起情绪活动、意志活动和审美意象、艺术形象创造的直接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