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味 中国美学史范畴。指由情而产生的审美韵味。明陆时雍:“古人善于言情,转意象于虚园之中,故觉其味之长而言之美也。”(《诗境总论》)中国古代美学认为“情”是产生“味”的基础,不仅强调艺术要抒发情感,而且明确指出只有有情的作品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有“情”才有“味”,“情”真才“味”长。胡应麟指出,诗“以情真为得体”(《诗薮》)。清郑板桥强调,只要观赏者真正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被观赏的对象,即使一室小景,亦可以别有“情味”。他说,“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郑板桥集·题画》)这种由“情”而得“味”的思想,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对于“情”在审美过程中作用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