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蒙 约前370—前310 战国时哲学家。齐国人。田骈之师。曾游学稷下。主张“齐万物认为首(道)”,强调事物的齐一、均齐。认为对事物应取“莫之是,莫之非”的态度(见《庄子·天下》)。因循自然,不置可否。还提倡不教之教, 认为“选则不徧, 教则不至, 道则无遗者矣”(同上)。与老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又主张察辨名实, 曾对宋钘不辨人治、 法治之间的差异表示不满, 认为“圣人者自己出也, 圣法者自理出也。理出于己,己非理也。己能出理,理非己也。故圣人之治,独治者也。圣法之治,则无不治矣”(见《尹文子·大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