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美学 formalist aesthetics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20世纪10、20年代产生于英国,很快传播到欧洲各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C .贝尔和R .弗莱、法国苏里奥等。把艺术和美的本质归结为单纯的形式组合关系,从而把以康德为鼻祖、赫尔巴特等形式美学派为先驱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潮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该派的共同特点是把艺术和美的形式关系放到首位,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主张艺术与现实人生相分离。但在对形式的说明上各人有所不同。苏里奥主要从认识论上探讨美学问题,认为美学是一门形式的科学(la science des formes),艺术是具有一定秩序的、为创造事物而创造事物的一种形式结构。艺术按其内外形式的需要分为表现的与非表现的两种。C .贝尔和R .弗莱都是英国著名学术团体“布卢姆斯伯里学会”的重要成员。他们对后期印象派艺术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为现代派艺术,如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艺术和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和辩护。现代形式主义美学与赫尔巴特的形式美学派的区别在于:前者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不仅是指对象本身的形式结构,而且强调形式只有表现情感的性质,它不是对外部事物的模仿或复制,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后者则只讲对象的外在的机械形式。形式主义美学对现代西方美学的许多流派,如符号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派代表作有《美学的将来》(苏里奥)、《艺术》(贝尔)、《视觉与构图》(R .弗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