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1597—1679 明清之际文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出身仕宦家庭。明灭后避居山中,以著述为业。诗文学徐渭、袁宏道、钟惺,尤以散文著称。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在美学上,强调艺术的空灵韵趣,提出“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又强调艺术要合乎情理,从平淡处出奇,以坚实空灵为基础。认为“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咀嚼不尽,传之永远,愈久愈新,愈淡愈远”(《答袁箨庵》)。在论及审美意象产生时,强调审美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指出只有具备空灵的“心境”,养成淡泊萧条的心襟气象,才能真正领略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神韵风味。“乐天之旷达,固不若和靖之静深;邺侯之荒诞,自不若东坡之灵敏也。”(《西湖梦寻》)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审美活动的规律。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首次点校刊印其抄稿本《四书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