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忭 1538—1588 明学者。字子荩,号阳和,浙江绍兴人。先后官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谕兼翰林侍读。以心学为宗旨,认为“万事万物皆起于心”,心是绝对“至善”的本体,而普通人因蔽于污垢,需要“日新”、“洗心”,从静寂中得存心之功。主张由功夫而见本体。提出“悟修并进”,领悟本体应有修持的过程,“故得悟而修,乃为真修,因修而悟,乃为真悟”(《张阳和集》卷一)。认为悟、修不可分离,功夫和本体既为“一贯”而又不可互相替代。坚持儒学由下学而上达的传统观点,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批评当时学者“崇虚无而蔑礼法”(《寄冯纬川》)的流弊。有《张阳和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