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弗赖堡学派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弗赖堡学派 Freiburg school 新康德主义主要派别之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以弗赖堡大学为活动中心而得名。后期又以海德尔堡大学为活动中心,故又称“海德尔堡学派”。由于弗赖堡和海德尔堡均属德国西南部的巴登州,故也称“西南学派”或“巴登学派”。还由于它着重先验心理和价值问题的研究,有时亦被称为“先验心理学派”或“价值学派”。该派创始人为文德尔班。他所提出的价值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对立的观点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学生李凯尔特对该派的理论进一步作了较具体的论述,被认为是该派后期最主要代表。该派的重要代表还有柯斯克、科恩、鲍赫及闵斯特贝尔格。该派在继承和改造康德的先验论,重新解释康德的自在之物概念方面同马堡学派大体类似,但具体论证有重要区别。他们把先验主体本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由此出发研究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发挥康德的先验心理学,把先验主体对于对象(包括自然和文化对象)的评价当作统一全部哲学的基础和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标准。又发挥康德的实践理性优先的观点,认为这种优先不只是表现在可以作出理论理性所不能作出的关于意志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在等的假定上,更重要的是在认识活动中,作为实践理性的活动的评价活动是优先的。知识的真理性在于其价值,因此认识活动也应以价值和评价为基础。该派从价值论出发对科学重新作了分类,把自然科学当作用普遍化的方法来制定规律的科学,把历史科学当作用个别化方法来描述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特征的科学。把历史领域当作纯粹的价值和评价领域,否定历史的规律性;批判和攻击历史唯物论及以此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试图用他们的价值论来重新解释社会主义,即以伦理学社会主义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该派的以主体的评价活动为中心的学说是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派的一些代表越来越转向新黑格尔主义等更具有非理性主义的流派,该派实际上趋于消亡。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