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己 英 alienation;德 Fremde 事物变化中发生的不同于自身并与自身相对立的力量。在欧洲哲学史中,黑格尔首先把异己作为哲学概念,他在评述封建专制制度时说:“这个世界的现有的存在,也象自我意识的现实一样,是以运动为基础的,即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己的个性中异化出来,这样就产生出自己的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当作异己的东西来对待,以便现在去掌握它。”(《黑格尔全集》第5卷)马克思、恩格斯把与自身对立并驾驭自身的力量称为“异己”的力量。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社会分工时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它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5页)斯大林所说的“异己”力量有时又指具有对立地位和利害冲突的人和社会力量。如斯大林1939年《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批评党内“一种敌视苏维埃知识分子”的观点时说:“持有这种不正确观点的人以藐视和鄙弃的态度对待苏维埃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和农民是一种异己的、甚至是敌对的力量。”(《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