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在 英 else-being;德 Anderssein 区别于自身、并与自身相对立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差别的出现表示自身之内产生了一个异己的存在,于是自己与异己两个方面在自身之内相对立。他在《小逻辑》一书中说:“质,作为存在着的规定性,相对于包括在其中但又和它有差别的否定性而言,就是实在性。否定性不再是抽象的虚无,而是一种定在和某物。否定性只是定在的一种形式,一种异在(Anderssein)。”(《小逻辑》)黑格尔也把对象自身的外在化称作为异在。如他在《小逻辑》的“导言”中说:“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异在”也是黑格尔异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也沿用了这个术语。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说:“伊壁鸠鲁派认为对事物的认识如同对精神异在的认识一样,是无法使精神变得更实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58页)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异在,具有外在化或异化的意思。列宁在《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阐发和批判〉一书摘要》中,解释莱布尼茨的单子学说时说:“单子=特种的灵魂。莱布尼茨=唯心主义者。而物质是灵魂的异在或者是一种用世俗的、肉体的联系把单子粘在一起的浆糊。”(《列宁全集》第55卷第62页)列宁这里说的异在,是指对象自身的外在化、与自身相差别和对立的存在。异在虽然是一种与自身相对立的存在,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