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进化论 vulgar evolutionism 亦称“庸俗发展观”。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庸俗化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是英国斯宾塞。庸俗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现存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并且把这种渐进性当作一般的公式,提高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并引到社会科学领域里来。它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飞跃、质变;承认进化,否认革命;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庸俗进化论是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是“用‘简单的’(和平静的)‘演进’去代替‘狡猾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列宁全集》第17卷第13页)。在中国康有为最早将欧洲的庸俗进化论传入中国,他强调变化的观点,认为“盖变者,天道也”,但他所说的“变”是指量变、渐进的改良,主张要“循序而行”(同上),不能“骤变”(《论语注》),并提出“三世说”的进化历史观,认为“三世不能飞跃”。中国胡适则以庸俗进化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提出“一点一滴的进化”观点,否认革命。他说:“实验主义从达尔文主义出发,故只能承认一点一滴的不断的改进是真实可靠的进化。”(《胡适文选·介绍我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