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诺夫 Фë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1901—1991 苏联哲学家。1918年加入俄共(布)。1932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后留校任教学、科研和党的工作,1934年任教授。1936—1941年任《真理报》编辑。1945—1951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组组长。1952—1954年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0—1970年任苏联《哲学百科全书》主编。1962—1967年任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1964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问题,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在社会意识形式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的问题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不同于对抗性的另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关系。克服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式,必须逐渐进行;它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式,而是残存的意识形态。由他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1951)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1971)两本教科书,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重要问题,阐明了苏联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意见。由他主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1981—1985)对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辩证法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发展原则是辩证法的最基本的特征;这个原则既是客观辩证法,也是主观辩证法的基础。还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过程理论》(1981、1983),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叙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并以《资本论》为楷模,提出作为社会生活“细胞”的人的活动,是理论体系的初始范畴,然后逐次展开,使逻辑和历史一致起来。主要著作还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1946)、《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1949)、《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951)、《社会意识的形式》(1951)、《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现时代》(198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