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平衡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平衡论     theory of equilibrium

俄国布哈林提出的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的观点。1920年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一书中用来论证战时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平衡状态的产生和克服的一段话:“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4页),主张在过渡时期,通过如强制征集粮食、实行义务劳动和平均分配等违背价值规律的不平衡,来达到社会主义自然经济体系的平衡状态。随着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在1921年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指出“社会这个体系内部结构(内部平衡)的变化,取决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在1928年发表的《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进一步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重新解释他的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的观点,提出“动的平衡”的观点,认为“为了使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不断增长尽可能有利地(尽可能没有危机地)进行,从而达到对无产阶级尽可能有利的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必须力求把国民经济各种基本成分尽可能正确地结合起来,保持平衡”,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持平衡的主张,如反对在当时的农村发动第二次革命;主张用竞争和经济办法来改造富农经济;反对过于集中化的计划管理体制等。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这些观点是贬低主观因素和忽视政治上层建筑作用的机械论和外因论,是在政治上调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右倾机会主义等,并被同斯宾塞的平衡的绝对状态的理论等同起来。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8 1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