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官 aesthetic sense 具有审美感受力的感觉、知觉器官。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它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器官,但它们只能产生快感,只有心灵回忆到理念世界的美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英国莎夫茨伯利、哈奇生认为它是一种超视听的“内在感官”,即心灵。法国狄德罗认为“美不是全部感官的对象”,只有视、听感官才是“审美感官”。德国F.费希尔认为味、嗅、触觉是种间接的审美感官,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够在一个审美的整体中协同作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感官的感觉功能决定着美感的有无、强弱、性质。理性主义美学则认为感官只能感知到事物的其他特征,只有心灵、理性才能把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感官是人所独有的能够感知对象美的具有遗传获得性的生理功能,由视、听等外在感官和传导神经、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组成。但它主要是在后天长期审美实践、学习、训练中形成的心理功能,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生理与心理、遗传性与实践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审美感官主要是视、听感官。它们接受的形象刺激最多,最能激起人的具有社会内容的情感、理智活动,唤起审美的意象,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视听受阻的特定条件下,触觉也能感受对象的形象特征,成为审美感官。味觉、嗅觉同视、听、触觉相互作用,可以使人对对象审美特性产生综合性、整体性的感受。审美感官是审美感知的生理、心理基础,它所感知的直觉形象是联想、想像、判断、理解、情感、意志等高级审美心理活动的物质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