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惰性 praxis-inert 法国萨特用语。指人与自然界之间产生的辩证关系。认为实践是个人或集团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计划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主体,是能动的创造者。惰性是物质的东西的特点,它没有主动性,是被动的。人的活动的初期是自由的,但遇到了匮乏状态,自由的发展就中断了。为克服匮乏,产生了需要,匮乏与需要形成了个人的实践,人把自己化为工具,作用于自然界,把自己外在化。通过这种实践,使物内在化于人,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内在化与外在化的过程是相互推动的,人愈是把物内在化于人,人自身也愈是外在化于物。认为这种过程是自由的异化,行动不断超出物质,而物质又不断地否定行动,这样,行动不得不再超出物质,物质又否定了人的努力。认为这种实践-惰性的辩证法使人愈来愈失去自由的自发性,受制于物质的必然性,人与物形成一种被动的无力的统一,最后物质的工具支配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