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论 cosmology 亦译“宇宙学”。在天文学中,指从整体上研究宇宙(观测所及的大尺度天体系统)的结构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源自希腊语,意为“宇宙之研究”。素朴的宇宙结构学说,在古代就已产生,如中国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古希腊的“中心火焰说”、“日心说”等。欧洲中世纪,地心说占统治地位。16世纪哥白尼重新提出日心说。17世纪牛顿开辟了以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的途径,建立了经典宇宙学。20世纪以来,天文观测的尺度达到了一百亿至一百五十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在大量天文观测资料与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宇宙学。现代宇宙学发端于爱因斯坦。1917年他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的论文中提出了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成为现代宇宙学的先声。1929年,哈勃发现了星系的视星等与红移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成为现代观测宇宙学的开端。现代宇宙学所研究的课题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观测宇宙学和理论宇宙学。前者侧重于发现大尺度的观测特征;后者以前者为依据,侧重于研究宇宙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及建立宇宙模型。现代宇宙学已揭示出大尺度宇宙具有整体性的统一特征:(1)绝大多数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与其距离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关系;(2)微波背景辐射是各向同性的,谱型接近黑体辐射;(3)在星系形态上,大多数星系都可以归属于几种形态,即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等;(4)不少星体上的氦丰度都相近,按质量之比约在25%—28%左右。这些事实证明,人们现今观测所及的大尺度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整体运动的规律。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宇宙理论是大爆炸宇宙论,此外还有稳恒态宇宙论、等级宇宙论和对称宇宙论等。宇宙学的发展,表明每一种宇宙学的理论都是暂时的、相对的、部分的,现代宇宙学没有穷尽对宇宙的认识,“终极”的宇宙理论是没有的。宇宙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哲学有着深刻而紧密的联系。为了说明宇宙的结构,必须运用时间和空间等哲学范畴;为了揭示宇宙演化的规律,要涉及诸如连续和间断、有限和无限、原因和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吸引和排斥等哲学范畴。现代宇宙学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如宇宙的本源、宇宙的无限性、人和宇宙的关系等。探讨和阐明这些问题,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